Menu
Your Cart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科举1300年
US$23.47
  • Stock: 100
  • Model: 10157473171652
  • Weight: 1.00kg
  • Dimensions: 0.10cm x 0.10cm x 0.10cm

How to Order & Pay

Shipping: Free Shipping & Customs Tax included are subject to change, please refer to the quote you received.

Delivery: Accurate and precise order tracking. Learn more

Package Safety: Refund for your damaged or lost package. Learn more

Payments:


Shop with confidence

Inspect item by item, verify, conduct quality checks, and upload authentic photos of the products.

Consolidate and repackage all items to reduc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sts and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Our customer service is always here if you need help. Click here to chat with us or Chat on WhatsApp

Please log in to view detailed product descriptions and select product options.
  • 商品名称 科举1300年(中国读书人的阶层跃迁之路)(精)
  • 作者 潘剑冰
  • 责编 张超峰
  • 定价 88.00
  • ISBN号 9787515526560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开本 32开
  • 装帧 精装
  • 页数 452
  • 出版时间 2025-01

看1300年科举制度,如何从一种完备的人才选拔机制走向没落?

历代王朝是如何运用科举手段实现笼络英才的政治诉求?

科举舞弊与防弊又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精彩拉锯?

科举被外国人称为“世界第五大发明”,一千多年来,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数以亿计人们的生活。

作者以清代科举为蓝本,参阅诸多回忆录、日记、笔记、杂谈、奏章、小说等,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尘封已久的科举制度,再现士人群体在科场和官场的人生命运,化抽象为形象,让我们在冰冷的词汇与枯涩的制度中感受到可以触摸的温情。

章 明清以前科举简述

 一 隋唐科举:天光云影共徘徊

 二 宋代科举:开窗放入大江来

 三 辽金元科举:花逐轻风次第开

第二章 从私塾到八股文

 一 难忘的入学天

 二 以前的启蒙教育是这样的(上)

 三 以前的启蒙教育是这样的(下)

 四 你所不了解的八股文(上)

 五 你所不了解的八股文(中)

 六 你所不了解的八股文(下)

第三章 别拿秀才不当干部

 一 “鸡肋”化的县试和府试(上)

 二 “鸡肋”化的县试和府试(下)

 三 院试:人生次大考(上)

 四 院试:人生次大考(下)

 五 秀才:光荣由此开始(上)

 六 秀才:光荣由此开始(下)

第四章 从秀才到举人的长征路

 一 秀才好做岁考难

 二 贡生:“飞机”中的“战斗机”

 三 监生:“母校”只存在于想象中

 四 书院:古代的高等学府(上)

 五 书院:古代的高等学府(下)

第五章 我是举人我怕谁

 一 让人爱恨交加的贡院

 二 你所意想不到的乡试(上)

 三 你所意想不到的乡试(下)

 四 充满仪式感的发榜

 五 举人的荣耀和出路

 六 古代的考场“钉子户”

第六章 牛气冲天的进士们

 一 会试及其背后的较量(上)

 二 会试及其背后的较量(下)

 三 真实的殿试

 四 鼎甲产生的内幕(上)

 五 鼎甲产生的内幕(下)

 六 人生至乐:金榜题名时(上)

 七 人生至乐:金榜题名时(下)

第七章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一 毕沅:从秘书到状元是条捷径

 二 钱棨:大清“六元”,惟我一人

 三 龙汝言:拍马状元的诡谲人生

 四 张謇:从军归来夺魁首

 五 刘春霖:人中后人

第八章 翰林院的幸福生活

 一 翰林院那些事儿(上)

 二 翰林院那些事儿(下)

 三 骄傲无比的翰林们(上)

 四 骄傲无比的翰林们(下)

第九章 防不胜防的科举舞弊

 一 舞弊与反舞弊的战争(上)

 二 舞弊与反舞弊的战争(中)

 三 舞弊与反舞弊的战争(下)

 四 清代科场大案(上)

 五 清代科场大案(中)

 六 清代科场大案(下)

第十章 武科举与洋进士

 一 武科举的剧情与花絮(上)

 二 武科举的剧情与花絮(下)

 三 洋海归也可以考进士(上)

 四 洋海归也可以考进士(下)

 五 科举的落日与帝国的斜阳

潘剑冰,青年学者,作家,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专注于晚清民国历史的写作。已出版《率性林语堂》《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醉里挑灯看民国》等。他的作品有趣有料,风格亦庄亦谐,深受读者喜爱。

学者马勇、科举史研究专家诸葛忆兵倾情。房玄龄、白居易、曾国藩、张謇……从故事入手,重新解读了尘封已久的科举制度,化抽象为形象、化历史为鲜活。

比通俗更,比更通俗。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从私塾启蒙到金榜题名,趣读科举背后的人生起落与权力博弈,探寻影响中国1300年的重要制度的真相。

精心修订重版。添加随文插图100余幅、21幅彩色科举题材名画及照片,以图读史,体验科举现场。

附科举流程表、清代科举考试考官简表、清代历科人数统计表,读懂古代读书人的跃迁之路。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写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说到了解“本国已往历史”,“科举”这两个字又怎能绕得过去?科举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一千多年来,还有哪种制度能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生活?在那样一个奉行“无为而治”,官与民很少打交道的时代,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像科举考试这样让举国为之疯狂,能让全国“总动员”起来?

科举被废除已经一个多世纪了,时光荏苒,古代科举考试这项举国盛事,已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让人觉得朦胧而抽象。

时人由于对历史不了解,对科举有不少偏见,一提起科举,印象就是腐朽、没落、呆板,殊不知就选拔人才的公正性与公信力而言,古人未必不如今人!

让我们回到历史中去,探究科举的真相。

晚清名臣张荫桓早年应童子试不第,毅然放弃科举道路,通过捐纳走上仕途,逐步升迁,后来又因“通英语、知外务”被慈禧太后赏识,代表清廷出使多国,归来后官至总理衙门大臣、户部侍郎,一身肩负外交、财政两大重任,成为清廷中极少数既不是科举出身,又不是像左宗棠那样建立特殊功勋而身居高位者。

张荫桓不仅才干出众,文采也是的,清人罗悖鼠在《宾退随笔》中说他:“有冠世之才,词章华赡,骈俪文尤呋丽,当时名流并相叹服。”问题是在这后面还有一句:“而隶胥佣贩以其非由科名进,至今尚称其不识字也。”这样一个多才多艺、诗书画三者皆佳的名士竟然因为不是科举出身,而被“隶胥佣贩”嘲笑为文盲。

所谓“隶胥佣贩”,其实正是舆论。张荫桓尽管通过自己的努力位居公卿,但是他的地位并没有给他带来与之相匹配的荣誉。由于是捐纳出身,即使满腹经纶,也照样被讥讽为“不识字”,而荣誉的缺失也使得他的官位黯然失色。

科举制发展到宋朝,进士出身和非进士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的晋升途径已经泾渭分明,非进士出身的官员很容易就碰到仕途的天花板。科举到了清朝,发展为包括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朝考在内的完整体系,再加上科试(乡试资格赛)、举人复试(会试资格赛)、贡士复试(殿试资格赛)乃至庶吉士散馆(庶常馆毕业考),每一等级的考试结果乃至等第和名次都会和个人未来的职业前景挂钩。

明清时期,唯有科举正途出身的士大夫才能赢得官场的认可以及整个社会的尊敬,这使得考试真正和个人命运融为一体,也成为整个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如果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而是靠金钱、靠家族,即使你官当得再大也照样被人瞧不起,甚至连自己都有自卑感。科举对张荫桓这样的人确实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少数人的不公正能够保证大多数人的公正,那么这项制度还是好的。

“后科举”时代则正好相反,往往是后面一种人趾高气扬,凌驾于前一种人之上,而众人不仅不以此为耻,反而一片羡慕和赞叹。这在民国初年已经十分突出了,而后更是愈演愈烈。于是我们恍然大悟,科举也许不够,但若是没有科举,古代社会肯定更坏!

科举时代官员中学者大儒比比皆是,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模范作用反过来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一只鼎,那么政治、经济、文化就是这只鼎的三只脚,在科举时代,这三只脚是“鼎足而立”的。而在“后科举”时代,文化这只脚明显成了跛足,在权力与金钱面前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两只脚的鼎是很难站得稳的,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地方。

本书讲述的科举主要是明清科举,因为明清科举是中国科举之集大成者。因此在体例上,对于明清以前的科举只在章简述,使读者了解其源流和演变。而对明清科举的讲述,本书又主要以清朝科举为主,因为明清科举本为一体,毋庸分开叙述,就像你参观了清故宫之后就知道明故宫大体的情形。对于明朝的科举,本书只在一些篇章中追溯流变的时候才予以补充,使读者更清楚其来龙去脉。

即使是清朝科举,本书在讲述的时候也是以其成熟时期(清朝的科举历经顺治、康熙、雍正,到乾隆时期走向成熟)为主,而非面面俱到。因为科举制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如果要分朝别代、分地别域、分门别类说清楚,就会变得极其琐碎和乏味,一般读者既不需要也没兴趣了解这么详细,这也不符合本书面向大众和追求有趣的宗旨。当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的节点,本书还是会努力讲明。如果读者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变化的详细情形,那么可以继续阅读相关的学术著作。本书把重心放在讲故事上,至于一些制度方面的叙述力求简洁明了,择要而谈。

科举制度虽然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但是只有到了清朝才到达了一个鼎盛、完备的阶段,并由此盛极而衰直至灭亡。

如果把科举发展史比作人的一生,那么隋唐是童年与少年,宋朝是青年,元明是中年,而清朝则是老年。科举到了清朝已经是美人迟暮,但是它的吸引力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彰显出一种末日疯狂的状态,正是“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就连身处中国的洋人也不免为之若痴若狂呢。

《春冰室野乘》《清朝野记》等晚清笔记中都记载了英国人赫德之子在中国参加科举被拒之事。赫德从1863年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执掌中国海关将近半个世纪,成为晚清三个获得代表着朝廷高荣誉的太子太保头衔的人之一,另外两个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春冰室野乘》讲赫德“仕中国五十年,不人国籍,不易章服,且仍食本国男爵之俸,亦创例也”。更难得的是,他居然没有被中国官场的“酱缸”污染,在衰朽的大清帝国制度中创造出廉洁而不贪腐的高效衙门。

赫德虽然不失本色,但是他的儿子赫承先却仰慕中国科名,捐纳了一个监生的身份,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赫德倒是很开明,不仅对儿子的举动表示支持,还请名师来给他辅导。赫承先八股文写得还颇有水平,识者赞其文章“饱满畅达,居然二十年前好墨卷也,试帖楷法,亦端谨不率”,中式的概率看来还很高。然而,到了乡试之年,朝廷驳回了赫承先报请参加乡试的要求,坚决不同意他参加乡试。另外一种说法是赫承先在顺天贡院大门前被中国考生群起攻之,吓得不敢入场。

这件事让赫德父子都很懊丧和恼火,为了安抚他们,清政府借皇帝万寿庆典之机,赏了赫承先一个四品衔候选道。对此,梁溪坐观老人在《清朝野记》中感叹道:“呜呼!彼时若当国诸大臣能通权变者为之奏请,特赐二举人,一体会试,既不占乡试皿号中额,又使外人入我彀中,岂不大妙,乃竟听其攻而去之。”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里也大发感慨:“国权所系,轻以予人,绝不少惜。独此等虚荣所在,乃竭力以争之,可谓不识轻重矣。”据说李鸿章更是气得大喊:“朝中无人,朝中无人!”

我觉得,对于这个故事应该辩证地看待,故事背后的深意正是科举荣与枯、成与败、可爱与可悲的关键。科举直接代表的是荣誉,金钱可以给你,官位可以给你,但是荣誉不能随便给你,这种近乎顽固的矜持正是科举能够成功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关键啊!至少我相信,一个时代能够把荣誉放在金钱与权力之上,哪怕只是表面功夫,这个时代整体的道德水准一定不会低到哪里去。

不过,在那样的年代,国内的洋务派已经开始“师夷长技”,反过来却不准夷人师我们,不能“通权变”,这的确又是可笑至极的。梁漱溟、蒋梦麟等人都认为,如果不是西方船坚炮利地入侵,中国人恐怕还将一代代地把原来的生活延续下去。或许改朝换代还会出现,但是真正的很难发生,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本书的写作建立在笔者大量的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参阅了大量的名人自传、回忆录、日记,以及众多学者的笔记、杂谈、文集、奏章、小说等。这里面很大比例都是身经历过科举的人们现身说法,真实可信、有血有肉,里面诸多趣闻逸事既可以揭开读者心中的谜团,也足以令读者解颐。笔者也将以这种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尘封已久的科举制度,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在冰冷的词汇与枯涩的制度中感受到可以触摸的温情与快意。

总之,这本书所追求的就是比通俗的更,比的更通俗,生动、真实、深刻地告诉读者影响中国一千三百多年来重要的制度的真相,如果能够让读者朋友有所收获,我所下的功夫也就值了。

若有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More ways to get help

1. Please click "HELP"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2. Contact us on [email protected]

3. Chat now or Chat on WhatApp

Tips for reducing the shipping cost

1)Get rid of the original packing, for example, if you buy a pair of shoes, you could get rid of the shoebox which will save a lot for volumetric weight.

2)The shipping cost is normally charged by every 0.5KG. So if you buy a product that is only 0.1KG then you might consider buying 2-3 PCS per time which will not add more shipping cost for your order.

Volumetric Weight

Volumetric weight refers to the overall size of a parcel and is measured in volumetric kilograms. Volumetric weight can be calculated by multiplying the length, width, and height of a parcel (in cm) and dividing that figure by 5000 (some carriers use a divisor of 6000/7000 and etc).

Volumetric Weight

Prohibited Items (but not limited) for International Shipping,

  • cigarette Cigarette
  • alcohol Alcohol
  • liquid Liquid
  • knife-scissor Knife/Scissor
  • toy-gun Toy Gun
  • seeds Seeds
  • animals Live Animals
  • flowers Real Flowers

The following items (but not limited) might only could ship with specific logistic lines,

  • cream Cream
  • cosmetics Cosmetics
  • snacks Snacks
  • medicine Medicine
Women's Clothing (Coats & Jackets, Dresses, T-Shirts, Tops, Suits)
Standard Size
China (cm) 160-165/84-86 165-170 / 88-90 167-172 / 92-96 168-173 / 98-102 170-176 / 106-110
International XS S M L XL
USA 2 4-6 8-10 12-14 16-18
Europe 34 34-36 38-40 42 44
Bra - Under bust
Standard Size
China
(cm)
76.2 81.3 86.4 91.5 96.5 101.6 106.7 112 117 122 127 132 137 142
USA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UK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Europe   70 75 80 85 90                
France   85 90 95 100 105                
Italy   1 2 3 4 5                
Bra - Cup size
Standard Size
China A B C D E                  
USA AA A B C D DD DDD/E F FF G GG H HH J
UK AA A B C D DD E F FF G GG H HH J
Europe AA A B C D E F              
France AA A B C D E F              
Italy   B B/none C D DD E F            
Women's Underwear
Standard Size
China S M L XL XXL XXXL
International XS S M L XL XXL
USA 2 4 6 8 10 12
UK 6 8 10 12 14 16
Europe 32 34 36 38 40 42
France 34 36 38 40 42 44
Italy 38 40 42 44 46 48
Women's Shoes
Standard Size
Length (cm) 22.8 23.1 23.5 24.1 24.5 25.1 25.7 26 26.7 27.3 27.9 28.6 29.2
China 35.5 36 37 38 39 40 41.5 42 43 44.5 46 47 48
USA 5 5.5 6 7 7.5 8.5 9.5 10 10.5 12 13 14 15.5
UK 2.5 3 3.5 4.5 5 6 7 7.5 8 9.5 10.5 11.5 13
Europe 35 35.5 36 37.5 38 39 41 42 43 44 45 46.5 48.5
Men's Clothing (Coats & Jacketst,T-Shirts,Suits)
Standard Size
China (cm) 165 / 88-90 170 / 96-98 175 / 108-110 180 / 118-122 185 / 126-130
International S M L XL XXL
Men's Clothing (Shirts)
Standard Size
China (cm) 36 - 37 38 - 39 40 - 42 43 - 44 45 - 47
International S M L XL XXL
Men's Clothing (Pants)
Size (cm) 42 44 46 48 50
Waist (cm) 68 - 72 cm 71 - 76 cm 75 - 80 cm 79 - 84 cm 83 - 88 cm
Outseam (cm) 99 cm 101.5 cm 104 cm 106.5 cm 109 cm
Men's Underwear
Standard Size
China(cm) 72-76 76-81 81-87 87-93 93-98
International S M L XL XXL
USA(inch) 28-30 30-32 32-34 34-38 38-42
Men's Shoes
Standard Size
Length(cm) 24.5 25.1 25.7 26 26.7 27 27.6 28.3 28.6 28.9
China 39.5 41 42 43 44 44.5 46 47 47.5 48
USA 6 7 8 8.5 9.5 10 11 12 12.5 13
UK 5.5 6.5 7.5 8 9 9.5 10.5 11.5 12 12.5
Europe 38 39 41 42 43.5 44 45 46 46.5 47
长度Length
Imperial英制 Meric公制
1 inch[in] 英寸 ---- 2.54 cm 厘米
1 foot[ft] 英尺 12 in 英寸 0.03048 m 米
1 yard[yd] 码 3 ft 英尺 0.9144 m 米
1 mile[mi] 英里 1760 yd 码 1.6093 km 千米
1 int nautical mile[inm] 海里 2025.4 yd 码 1.853 km 千米
面积Area
Imperial英制 Meric公制
1 sq inch[in2] 平方英寸 ---- 6.4516 cm2 平方厘米
1 sq foot[ft2] 平方英尺 144 in2 平方英寸 0.0929 m2 平方米
1 sq yard[yd2] 平方码 9 ft2 平方英尺 0.8361 m2 平方米
1 acre 英亩 4840 yd2 平方码 4046.9 m2 平方米
1 sql mile[mile2] 平方英里 640 acre 英亩 2.59 km2 平方千米
体积/容量Volume/Capacity
Imperial英制 Meric公制
1 fluid ounce 液量蛊司 1.048 UK fl oz 英制液量蛊司 29.574 ml 毫升
1 pint(16 fl oz 液量品脱)品脱 0.8327 UK pt 英制品脱 0.4731 l 升
1 gallon 加仑 0.8327 UK gal 英制加仑 3.7854 l 升
重量Weight
Imperial英制 Meric公制
1 ounce[oz]蛊司 437.5 grain 格令 28.35 g 克
1 pound[lb]磅 16 oz 蛊司 0.4536 kg 千克
1 stone 石 14 lb 磅 6.3503 kg 千克
1 hundredweight[cwt] 英担 112 lb 磅 50.802 kg 千克
1 long ton(UK) 长顿 20 cwt 英担 1.061 t 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