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Your Cart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Reading History in Xinhua (Volume 1 and 2) SN9873SN1483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Reading History in Xinhua (Volume 1 and 2) SN9873SN1483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Reading History in Xinhua (Volume 1 and 2) SN9873SN1483
US$30.11
  • Stock: 100
  • Model: 10174784264993
  • Weight: 0.10kg
  • Dimensions: 50.00cm x 50.00cm x 50.00cm

How to Order & Pay

Shipping: Free Shipping & Customs Tax included are subject to change, please refer to the quote you received.

Delivery: Accurate and precise order tracking. Learn more

Package Safety: Refund for your damaged or lost package. Learn more

Payments:


Shop with confidence

Inspect item by item, verify, conduct quality checks, and upload authentic photos of the products.

Consolidate and repackage all items to reduc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sts and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Our customer service is always here if you need help. Click here to chat with us or Chat on WhatsApp

Please log in to view detailed product descriptions and select product options.
编辑推荐

    作者以现代军人的独特视角,以新闻学人的敏锐观察,以散文化的叙事方式,以杂文化的史论风格,化“碎片化”阅读体验为系统性历史认知,悉心为读者编织了一袭浓缩历史精华的珠帘碎雨,一帧记录华夏文明的远影近照,一场穿透民族记忆的宏大叙事,一道值得细品慢嚼的精神大餐

 
内容简介

    作者将历史上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以串珠子的方法,重新组织语言,以现代视角讲述故事书中收录360篇要人要事和要著“浓缩”了中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大道理”,在相对较短的篇幅里展现了中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和功能价值,给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的普及性历史读本

    该书秉承中国传统史家治史精神,以“浓缩历史精华,独辟历史的蹊径,还原历史的真相,探寻历史的原力”为目标,以现代军人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论述作者在编著过程中,注重通过大量的史料挖掘还原历史的真相,大力赞美和倡导中华民族的正直勇敢血性尚武的精神,传递正能量

作者简介

    徐兵博,1973年12月1日出生,河南南阳人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副参谋长,上校军衔,文学硕士1991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学员,某集团军作训参谋政治指导员副营长,原北京军区作战部空军处参谋,海军航空军某团副团长,原北京军区直属某部部队长,总参直属某部部队长先后发表军事学术政论和新闻文学作品1000余篇代表作品有历史散文静海寺的回声守望在历史深处的半山园穿越甲午的历史冰河以及内部研究专著日本军事战略走向分析;多次获全国征文比赛大奖,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并颁奖

目录
通古鉴今 成其大略
——为讲好“中国故事”鼓与呼 1

章 上古时期
2
1. 贾湖骨龠:来自九千年前的礼乐梦想 4
2. 山海经:虽是远古的传说,
 却为民族的魂魄 6
3. 伏羲与“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并非仅是远古神话 9
4.“八卦”易经:民族的图腾,科学的化身 13
5. 易的本质:永远平衡的变的把握 15
6. 涿鹿之战:华夏开族战 17
7. 被竹书纪年颠覆的“中华正史”:

通古鉴今 成其大略

——为讲好“中国故事”鼓与呼 1

 

章 上古时期

2

1. 贾湖骨龠:来自九千年前的礼乐梦想 4

2. 山海经:虽是远古的传说,

 却为民族的魂魄 6

3. 伏羲与“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并非仅是远古神话 9

4.“八卦”易经:民族的图腾,科学的化身 13

5. 易的本质:永远平衡的变的把握 15

6. 涿鹿之战:华夏开族战 17

7. 被竹书纪年颠覆的“中华正史”:

 还原尧舜禹时代“禅让制”真相 18

8. 鲧和大禹治水:一场大洪水开启的民族融合之路,

 不能忘却的中华普罗米修斯 21

9. 名相伊尹浅考 25

10. 甲骨文里的妇好:华夏女英雄 26

11. 太公六韬:

 先秦大战略,远古大智慧 29

12. 孟津观兵 31

13. 牧野之战:需要深刻还原的远古兵乱 32

14. 周公制礼作乐:

 为有源头活水来,黄钟大吕响中华 34

15. 周公吐哺,天下何以归心 37

16. 周公诫伯禽 38

17. “贵三代”伯禽治鲁

 与“创业者”姜太公治齐 39

 

第二章 春秋战国

  42

18. 齐桓公问政管仲 44

19. 管仲治齐:以法“富治”,终成春秋首霸 44

20. 齐魏马陵之战:魏惠王一怒而失国 46

21. 田氏代齐:中国军事家族的诞生 47

22. 春秋五霸:独晋文公霸得其实 50

23.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而再战 52

24. 先轸谋略:以“三怨”对“三施” 54

25. 百里奚相秦:心于牛一的深刻内涵 55

26.道德经:大时代下产生的“万经之王” 56

27. 国外的“老子热”和国内的“老子凉” 60

28. 孔子孔子一个伟大时代的中国开启者 62

29.论语之外的圣人之失 65

30. 至圣先师孔子的一段“情色”记录 66

31. 一代兵祖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67

32. 楚庄王与齐威王:

   两个“一鸣惊人”,一般“先庸后明” 69

33. 驺忌子鼓琴谏齐威王 70

34. 齐威王“烹阿大夫”与“夸国宝” 72

35. 稷下学宫:世界上所

   高等学府所开辟的文化多元道路 73

36. 亚圣孟子:欲效先哲赋新命,

   仁者民为本 79

37. “为老师”论荀子:

   人性本恶,所以劝学 82

38. 道法家先驱慎到:

   被历史淹没的伟大思想家 87

39. 范氏三英:春秋大义,栉风古今 91

40. 三家分晋:智伯不智,德不胜才 95

41. 赵襄子恒山寻宝:燕赵之强实肇于此 97

42. 一代雄主魏文侯和西河学派的文化渗透 98

43. 李悝:中华次成功变法 102

44. 赵武灵王:一世英主,为情所伤 104

45.  遥望黄金台,昭王今安在 107

46. 孙武与范蠡:

   成就春秋两霸业,功成身退为“二圣” 109

47. 平原君荐马服君故事 110

48. 中华改革家商鞅:

   成就了强秦,毁灭了弱己 110

49. 再论商鞅:成也商君之法,败也商君之法 112

50. 战国名将王翦:求田索舍,为帅知君 115

51. 秦赵两位“武安君”的悲剧人生 117

52. 长平之战中的平原君:并非“利令智昏” 118

53. 浮出历史烟云的长平之战 120

54. 信陵君之死 122

55. 孟尝君与门客冯驩的春秋大义 124

56. 中华侠士鲁仲连 126

57. 八百年荆楚长歌,五千里筚路蓝缕 129

58. 利令智昏春申君:

   祸起妇人之口,命丧奸人之手 132

59. 战国奸人郭开:以一奸而亡二名将 134

60.范雎:仇恨下诞生的“远交近攻”战略 135

61. 韩非子:从道家出发的法家集大成者 137

62. 从战国法家诸子的惨烈命运

   看中国的历史走向 142

63. 奇货可居吕不韦,一字千金写春秋 145

 

第三章 秦汉

150

64. 秦始皇耽于求仙的背后:

   中央专制皇权的巨量利益所驱动 154

65. 秦始皇与日本神武天皇:回到东亚历史的

   “原点”,两个东方帝国的比较 156

66. 秦楚巨鹿之战:

   两个名将的对决,一个帝国的坍塌 158

67. 还原巨鹿之战:一场历史决战的真相 160

68. 南北望长城,古今论中华 162

69. 李斯谏逐客书:

   一篇鸿文八百字,底定华夏三千年 165

70. 大秦宰相李斯的两次人生领悟 168

71. 指鹿为马说赵高:

   古来奸佞人,遗患中华两千年 170

72. “注水”的彭城之战 171

73. 名将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

   经典人生 173

74. 剻通谏韩信:功高震主的典型案例,

   流传千古的历史疑案 176

75. 义士田横:节烈千秋,义昭中华 178

76. 再论项刘:目光宏远与沐猴而冠 180

77. 绛侯知狱吏之贵,是以善终;

   条侯非帝宴之失,终被饿死 180

78. 汉武大帝:畴咨海内,举其俊茂 183

79. 轮台之诏:千古一帝的深刻懊悔 184

80. 名将卫青:大迂回作战之者 187

81. 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188

82. 傅介子: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90

83. 有汉外戚:

   权臣霍光的“裙带关系” 192

84. 昌邑王刘贺之废:

  有汉外戚之祸由此滥觞 193

85. 汉宣帝:襁褓坐牢,少年艰辛,

   终成一代伟帝 195

86. 汉宣微时剑,糟糠不可弃 197

87. 汉宣之治:官员“久任”,实可深鉴 198

88. 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200

89. 武帝之愿,汉宣实现 201

90. 麒麟阁名臣张安世:一门三侯,八代高官 202

91. 民族英雄陈汤的起伏人生 204

92. “励志哥”匡衡:凿壁偷光与辱没斯文 207

93. 王莽其伪乎 209

94. 为王莽改制正名:

   一次来自远古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 212

95. “牛背上的开国皇帝”刘秀:

   若非英略盖世,难成再造之功 215

96. “推心置腹”说刘秀:

   焚书以靖民,一语得将心 220

97. 光武军略:成败在于亢父之得失 221

98. 汉陇高平之战:寇恂杀使降城 223

99. 伏波将军马援:君择臣,臣亦择君 223

100. 再论伏波将军:聚米为谷与马革裹尸 224

101. 班超经略西域 226

102. 再论班超:忠勇明略,终成其功 226

103. 白马寺与白虎观:

  明章之治下东都洛阳的文化风景 228

104. 少年英睿一和帝,早死于国阉乱始 230

105. 从“蔡侯纸”到“四大发明”:

  一段辉煌的往事,几多沉痛的反思 232

106. 桓灵“党锢之祸”:

   大汉由此失去士人之心 240

107. 东汉末世镜像:崔烈铜臭 244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248

108. 官渡之战:

  一战功成尽名流,曹魏开国非天命 251

109. 毛玠:曹魏组织部长 255

110. 悲情赤壁 257

111. 孙氏三英:以生命奠基东吴,

  以得才而鼎一国 258

112. 武侯诸葛:持心以平,秉国以忠 259

113. 武侯之殇 260

114. 吴下阿蒙:尽得兵法之妙 262

115. 司马昭御将 263

116. 朱然在军:终日钦钦,若在战场 264

117. 起底三国 265

118. 堕泪碑下思良将,襄阳城外说羊祜 266

119. 晋武其英主乎 268

120. 西晋杜武库:以计代战一当万 269

121. 刘渊亡晋:五胡乱华之肇始 270

122. 胡皇石勒:恢弘大度,察纳雅言 271

123. 祖逖北伐,空遗国恨 273

124. “皮里春秋”说褚裒:

  虽为外戚,却能正守 274

125. “东晋官场另类”陶侃:大器晚成的

  百战名将,出身卑微的国之重器 276

126. 东晋桓彝:以裸奔进阶的“达人”,

  成为国捐躯的“国士” 281

127. 桓温灭蜀:成大功者不谋于常人 282

128. 桓温北伐:持心于私,

  虽为名将而难成统一大功 284

129. 再论桓温:东晋话题人物,经典乱世枭雄 286

130. 十六国名将慕容恪 289

131. 中华英雄冉闵:

  挽狂澜于既倒,实民族之救星 290

132. 名士风流: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292

133. 王景略治秦:前秦诸葛,幸遇明主 293

134. 千古一帝苻坚:以胜而骄,死国悲烈 294

135. 战神慕容垂:百战之功,开国后燕 295

136. 慕容评:两军阵前卖樵鬻水,

  自古贪腐堪称 296

137. 刘裕篡晋建宋:开南朝百年更替之血雨腥风 297

138. 再论刘裕:人道寄奴曾住 298

139. 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299

140. 后燕慕容熙:荒耽失国,足戒千古 300

141. 千古胡帝拓跋珪:

  大人利见功,命丧寒食散 301

142. 毛修之:一个奇特人生,一段乱世缩影 303

143. “富贵必履机危”与“嗜痂之癖” 306

144. 崔浩之死与国史一案 307

145. 以战强国拓跋魏 309

146. 刘宋自毁长城檀道济 310

147. 鲁爽酗酒败军 311

148. 明帝不明自灭其宋,道成开齐岂止因功 312

149. 名将对决:

  道成以稳健胜,攸之以骄嗔败 313

150. 孝文帝之死 314

151. “菩萨皇帝”萧衍的悲情人生 315

152. 昭明太子之死:关于风水的波澜 318

153. 胡后恶毒杀子,元魏基业一旦休 320

154. 北魏失其鹿,空遗有名篇 322

155. 独孤信一“忠”贵三女 323

156. 为将当如傅竖眼 324

157. 苏绰之对,可鉴千古 325

158 北魏末世之奢 327

159. 高洋快刀斩乱麻 328

160. 仁勇儒将,萧梁韦睿 329

161. 从村官到皇帝:仁勇兼备陈霸先 332

162. 骊道元:建奇功于治世,殪非命于乱局 333

163. 南朝一代文宗徐陵:

  天上石麒麟,朝廷骨鲠臣 335

164. 死高欢驭活侯景 337

165. 三个南北后主,一般荒淫亡国 338

 

第五章 隋唐和五代十国

342

166. 隋文帝杨坚:得天下易,失天下亦易 345

167. 禁武三朝,享国何短 346

168. 炀帝三征高丽:任性的帝国决心 347

169. 正说隋炀帝 349

170. 三朝名将韦孝宽,玉壁一战死高欢 350

171. 大隋“真宰相”高颎事略 352

172. 贺若弼:名将之憾,在于居功自持 355

173. 李渊何以得天下 356

174. 功败垂成叹李密 357

175. “大唐双龙”击灭突厥之战 358

176. 李绩之病,太宗断须 360

177. 请君暂上凌烟阁 361

178. 唐高宗:被“光环”和“阴影”

  双重遮掩的明君 362

179. 唐灭高丽:

  两朝三帝相续,始成不世之功 364

180. 一代女皇武则天:

  走出历史阴影的小女子 365

181. 天后的建策,百姓的乐业 367

182. 再论武则天:

  若非知人善任,何来君子满朝 368

183. 大唐“国士”娄师德 369

184. 千古奸相,口蜜腹剑 370

185. 褒贬苏定方,千古一名将 373

186. 裴行俭:儒将之雄,鉴人之能 374

187. 仁轨一战,服倭千年 376

188. 刘仁愿:

  白江口海战后的一桩历史遗案考 377

189. 中兴名臣郭子仪:

  大雅君子,完名高节 380

190. 李光弼:太原之战,尽显名将之风 382

191. 中唐奇士李泌:一代名相的保全之道 384

192. 忠烈儒臣颜真卿 388

193. 安史之乱中的张巡与许远:

  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390

194. 三篇张巡传,千古忠奸辨 394

195. 多难兴邦话陆贽:

  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 400

196. 唐德宗“罪己诏”:因是名臣陆贽手笔,

  所以一诏出而天下安 404

197. 李德裕:乱世良相,一代高士 406

198. 唐祚将亡,九破八苦五去 408

199. 李愬雪夜袭蔡州 409

200. 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 410

201. 落第秀才黄巢:

  草莽一怒天下残,万骨铸就五代乱 412

202. 乱世奸雄朱全忠,篡唐何只靠军功 417

203. 李存勖:

  奉三箭开国复唐,因戏伶身死国灭 419

204. 五代明君李嗣源:

  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 421

205. 冯道可道乎:

  出入四朝十帝,褒贬千秋万代 423

206. 大历史下的石敬瑭:

  为成新帝载千秋,遗患中华数百年 428

207. 桑维翰:

  铁砚磨穿成奸相,罄竹难书一罪臣 431

208. 李氏和柴氏:抢来的媳妇和自嫁的皇后,

  改变五代历史的两个经典女人 434

209. 五代明君柴荣: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36

在线试读
概略:文明的孕育与民族的原力

本书所指的上古时期是指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华所有历史时期,包括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经历远古和夏商西周等历史阶段学者黄摩崖先生曾将包括这一阶段在内的先秦时期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寓指这段时期是中华文明信仰构建和精神奠基的重要阶段
中国历史的上古阶段,宛若中华民族的孕育诞生和襁褓时期中华先人们从重庆巫山的龙骨坡,从云南元谋的原始森林,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里,从河南舞阳的贾湖村畔,从黄河岸边的仰韶文化遗址,从山东泰安的大汶口墓地,从辽西的红山女神庙旁,从山西陶寺的邦国都邑,从二里头的宏伟夏都,一路上披荆斩棘,刀耕火种,木鍤石犁,筚路蓝缕,终于在女娲母的体内孕育了一个个具有健全体魄和高度智慧的炎黄胚胎和华夏雏形在女娲母的呵护和哺育下,一个专注于农业生产的南方神农炎帝,一个倾向于牧猎生产的北方轩辕黄帝,一个名叫蚩尤的东方九黎首领,开始率领着中华民族踏上了长达五千年的漫长而艰辛惨烈而又辉煌的征服融合发展和壮大之路
世界上所有文明的历史源头,都流淌着无数神话传说中华文明的起源亦概莫能外而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华文明的神话传说中充满着各种浪漫情怀坚忍卓绝以及和平主义精神尤其是以九千年前的骨龠为代表的远古乐器的考古发现,既让我们赞叹中华先祖们的高度智慧和先进文明,又让我们在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上古先祖们在与大自然抗争过程中,自然地无意识地选择了以礼治邦和以乐为教的族群治理模式,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礼乐文明和礼义之邦建设奠定了基础
神游于中华上古时期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魂交于斯时的先贤古哲,可以深刻感知中华民族所以能够延绵数千年而不中断的原始律动和不竭伟力从夸父追日的浪漫情怀,到精卫填海的坚韧精神;从女娲补天的悲天悯人,到后羿射日的原始崇拜;从三皇五帝的远古传说,到伏羲“八卦”所展现的神奇“天象”;从涿鹿之战的千里转斗,到大禹治水的夏夷联合;从女英雄妇好的南征北战,到周武王深谋远虑的孟津观兵;从太公六韬的军事谋略思想,到周公制礼作乐的政治构想,无不在久远的上古给吾国吾民打下深刻的性格印记流淌在炎黄子孙血脉里的坚忍浪漫善良知礼乐观等民族精神,于斯发轫;中华特色的国家制度治理方式民族融合等宏大格局和发展方向,自此奠定;中国作为世界礼义之邦文明之源谋略之国的文化特质,亦胚胎于斯……加之中华文明所处的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美丽的环境,在敦厚勤劳坚忍的中华先民们数千年辛勤耕耘下,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创造出了充满东方气质的辉煌而又灿烂的文明

概略:文明的孕育与民族的原力

 

本书所指的上古时期是指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华所有历史时期,包括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经历远古和夏商西周等历史阶段学者黄摩崖先生曾将包括这一阶段在内的先秦时期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寓指这段时期是中华文明信仰构建和精神奠基的重要阶段

中国历史的上古阶段,宛若中华民族的孕育诞生和襁褓时期中华先人们从重庆巫山的龙骨坡,从云南元谋的原始森林,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里,从河南舞阳的贾湖村畔,从黄河岸边的仰韶文化遗址,从山东泰安的大汶口墓地,从辽西的红山女神庙旁,从山西陶寺的邦国都邑,从二里头的宏伟夏都,一路上披荆斩棘,刀耕火种,木鍤石犁,筚路蓝缕,终于在女娲母的体内孕育了一个个具有健全体魄和高度智慧的炎黄胚胎和华夏雏形在女娲母的呵护和哺育下,一个专注于农业生产的南方神农炎帝,一个倾向于牧猎生产的北方轩辕黄帝,一个名叫蚩尤的东方九黎首领,开始率领着中华民族踏上了长达五千年的漫长而艰辛惨烈而又辉煌的征服融合发展和壮大之路

世界上所有文明的历史源头,都流淌着无数神话传说中华文明的起源亦概莫能外而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华文明的神话传说中充满着各种浪漫情怀坚忍卓绝以及和平主义精神尤其是以九千年前的骨龠为代表的远古乐器的考古发现,既让我们赞叹中华先祖们的高度智慧和先进文明,又让我们在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上古先祖们在与大自然抗争过程中,自然地无意识地选择了以礼治邦和以乐为教的族群治理模式,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礼乐文明和礼义之邦建设奠定了基础

神游于中华上古时期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魂交于斯时的先贤古哲,可以深刻感知中华民族所以能够延绵数千年而不中断的原始律动和不竭伟力从夸父追日的浪漫情怀,到精卫填海的坚韧精神;从女娲补天的悲天悯人,到后羿射日的原始崇拜;从三皇五帝的远古传说,到伏羲“八卦”所展现的神奇“天象”;从涿鹿之战的千里转斗,到大禹治水的夏夷联合;从女英雄妇好的南征北战,到周武王深谋远虑的孟津观兵;从太公六韬的军事谋略思想,到周公制礼作乐的政治构想,无不在久远的上古给吾国吾民打下深刻的性格印记流淌在炎黄子孙血脉里的坚忍浪漫善良知礼乐观等民族精神,于斯发轫;中华特色的国家制度治理方式民族融合等宏大格局和发展方向,自此奠定;中国作为世界礼义之邦文明之源谋略之国的文化特质,亦胚胎于斯……加之中华文明所处的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美丽的环境,在敦厚勤劳坚忍的中华先民们数千年辛勤耕耘下,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创造出了充满东方气质的辉煌而又灿烂的文明

 

 

1. 贾湖骨龠:来自九千年前的礼乐梦想

 

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舞阳

在距的裴李岗史前遗址不远的贾湖村,三十多支骨龠和其他史前文物相继破土而出,一个改变世界和中国音乐史的重大考古发现自此进入世人视野

经考古鉴定,这批骨龠均用丹顶鹤的尺骨制作,形制固定,制作规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早保存完整出土数量多且能实物演奏的远古乐器,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古老乐器,也是世界上早的可吹奏乐器,不仅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被称为世界笛子的鼻祖

贾湖骨龠的出土,将中国音乐史的起源提前到了九千年前据专家评定,贾湖骨龠有两个八度的音域,并且音域内半音阶齐全这意味着贾湖骨龠不仅能够演奏中国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乐曲目前,关于贾湖骨龠的考古成果已被铭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

以贾湖骨龠为代表,我国古文献中有许多中国古代吹奏乐器的记载如世本说“女娲作笙簧”,通历说“帝喾造埙”在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陶埙,印证了文献中的有关记载我国音乐家吕骥曾对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埙进行了测音研究,证明当时的音阶与如今的五声音阶中的小三度音程接近如果说距今六千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制造的陶埙已达到与如今五声音阶完全相同的水平已令人惊叹的话,那么,距今八千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发现了已具备七声八声音阶的骨龠,则更让人匪夷所思

被今人视为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有关于音乐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载:“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其中所说的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而成鼓;而“拊石击石”则是先民们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以伴奏化装成百兽的原始舞蹈据说黄帝的乐官伶伦尧的乐官夔,都是专职的音乐人本书以为,古龠的出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旁证中国上古文明的极其发达和三皇五帝的真实存在 

以古龠为代表,先秦时期的乐器,见于文献记载竟达近七十种仅在诗经一书中提及的即有二十九种,其中打击乐器有鼓钟钲磬缶铃等二十一种,吹奏乐器有箫管埙笙等六种,弹弦乐器有琴瑟等两种由于乐器品种的大大增加,于是在周代时人们便根据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作“八音”分类法;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大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一百二十四件古乐器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六十四件编钟,或是在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既是中国古代乐器光辉创造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孕育和发端,同时也可见其时音乐文明的盛大状况

 

贾湖骨龠的横空出世,不但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而且为后人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但贾湖骨龠背后所展示的文化和文明意义,却远不限于中国音乐史研究本身因为贾湖骨龠作为罕见的史前乐器,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乐文明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建构,都具有至为重大的开创和昭示意义可以想见,中华民族的远古先祖们,远在九千年前的蛮荒时代,就已经在刀耕火种木鍤石犁的劳动生活间隙,寻找精神的愉悦和生活品质的改善贾湖骨龠的出土,起码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中华先祖们所处的黄河两岸的生存环境一定十分优越(相对于其他文明)九千年前我们先祖中的一些人已经可以不再为生计而奔波忙碌,他们已经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社会分工,要知道,在那个尚没有铁器的时代,要在鹤骨上钻出如此对称圆润的音孔,需要很专业的“人士”和占用大量的时间其二,中华先祖们是一个勇于探索实践和具有高度智慧和禀赋的原始族群据刘正国先生的研究成果,古龠以倾斜角45度吹奏的方式,来源于原始先民们生火做饭时所用的“吹火筒”,是他们在吹火过程中发现了声音的震动,并进而发明了骨龠,而且,他们还学会用无孔骨龠进行测音和定律,都反映了先祖们的智慧和天赋其三,骨龠还折射着我们的先祖是如此的热爱和平和具有浪漫主义精神他们在生活劳动的间隙,没有去寻求领土的扩张和食物的争夺:就像他们的后人在发明了火药时先用于制造鞭炮和礼花一样,当他们发现动物骨头尖锐石头乃至后期发现金属时,他们先想到的是用以制作乐器和生活用品(如古龠编钟石罄鼎等)而正是有了贾湖骨龠这样的音乐追求和此后各种器乐的大量出现,数千年后的周公们才能够想到用音乐来教化人心,用音乐来“自律”和“律他”,而独具中华文明特色的礼乐之治和礼义之邦,就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人类历史的地平线上窃以有幸,曾经参加过刘正国先生关于骨龠的专题讲座,并自聆听过他用骨龠进行的现场演奏那支来自九千年前的古龠所产生的旋律和回响,虽然远不如现代乐器那么悠扬动听,但其中的历史沧桑感和时空穿透力,却仍然能够直抵心灵穿透灵魂于是,在那原始的律动和文明交响中,我们渐次看到一个独属于中华文明的“礼乐文明”时代,正沿着中国历史的浅近纵深款款而来

 

 

2. 山海经:虽是远古的传说,却为民族的魂魄

 

读史笔记,特以山海经为开端今人研究认为,山海经大概为战国中后期的楚人或巴蜀人所著全书现存十八篇,共含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五篇大荒经四篇主要内容包括历史人物山川道里民族物产祭祀巫医等,并记载了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传说其中还蕴含着具有中国特征的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学动植物等知识,可谓远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全书以约三万二千字,描绘了远古时期活跃于中华大地上的约四十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位历史人物,四百多个神怪畏兽之黄河渭河华山等位置与其记载基本一致早记载山海经的历史书籍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大宛传,其中,太史公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

然而,太史公虽不敢言,却在其五帝本纪里,采用了山海经对华夏始祖黄帝谱系的安排,认为黄帝为颛顼之祖;班固汉书·艺文志中,亦著录有山海经十三篇,并将其列为“数术略”中“形法”类之首有学者还推测,秦始皇之所以对海外求仙笃信不疑,便是建立在其对山海经的高度信任上;而在和秦始皇同时期所出现的吕氏春秋里,也大量使用了山海经里的内容;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其天问篇里,也不断引述山海经里的故事;道家思想家庄周更是在其庄子里,把山海经里的“荒诞”内容作为其深刻思想的历史和地理注脚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既是文化之根,亦是史书之源

,山海经为述图之书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都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所增补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中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陬”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但是,也正因为山海经的所谓荒诞不经,几千年来该书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书的风貌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史家金荣权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既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及至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以一首读山海经,将山海经的精神表露无遗: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国人读国史,常以太史公司马迁之史记为原点窃以为理应以山海经为早之史书何也因为在中国人的远古意识里,山海经是我们永远难以的精神昆仑,亦是我们永远难以摆脱的历史远影其可谓华夏先民的“精神历史”之见证直至,我们也许记不住那些鬼怪故事和荒诞动物,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深处,这些远古的传说非但意味着浪漫和优美的远古情怀,而是凝聚着华夏民族所以生生不息绵延五千年历久弥新之精神图腾正如冯友兰先生阐扬“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说时所指出,当我们的民族渡过重重劫难,历经数千年沧桑而依然屹立于世界之东方;当我们在追问历史原因时,可能没有人把理由归结为山海经里所记载的神话,但是,我们却必须承认,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藐视敢于反抗抗衡自然等民族精神特质,以及天马行空敢于幻想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却在我们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山海经所记载的神话故事里,已经深深根植于我们的精神深处,成为华夏民族世袭罔替的传承基因,并能够时刻转化为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行动动力,可谓推动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至为伟大的历史“原动力”

More ways to get help

1. Please click "HELP"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2. Contact us on [email protected]

3. Chat now or Chat on WhatApp

Tips for reducing the shipping cost

1)Get rid of the original packing, for example, if you buy a pair of shoes, you could get rid of the shoebox which will save a lot for volumetric weight.

2)The shipping cost is normally charged by every 0.5KG. So if you buy a product that is only 0.1KG then you might consider buying 2-3 PCS per time which will not add more shipping cost for your order.

Volumetric Weight

Volumetric weight refers to the overall size of a parcel and is measured in volumetric kilograms. Volumetric weight can be calculated by multiplying the length, width, and height of a parcel (in cm) and dividing that figure by 5000 (some carriers use a divisor of 6000/7000 and etc).

Volumetric Weight

Prohibited Items (but not limited) for International Shipping,

  • cigarette Cigarette
  • alcohol Alcohol
  • liquid Liquid
  • knife-scissor Knife/Scissor
  • toy-gun Toy Gun
  • seeds Seeds
  • animals Live Animals
  • flowers Real Flowers

The following items (but not limited) might only could ship with specific logistic lines,

  • cream Cream
  • cosmetics Cosmetics
  • snacks Snacks
  • medicine Medicine
Women's Clothing (Coats & Jackets, Dresses, T-Shirts, Tops, Suits)
Standard Size
China (cm) 160-165/84-86 165-170 / 88-90 167-172 / 92-96 168-173 / 98-102 170-176 / 106-110
International XS S M L XL
USA 2 4-6 8-10 12-14 16-18
Europe 34 34-36 38-40 42 44
Bra - Under bust
Standard Size
China
(cm)
76.2 81.3 86.4 91.5 96.5 101.6 106.7 112 117 122 127 132 137 142
USA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UK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Europe   70 75 80 85 90                
France   85 90 95 100 105                
Italy   1 2 3 4 5                
Bra - Cup size
Standard Size
China A B C D E                  
USA AA A B C D DD DDD/E F FF G GG H HH J
UK AA A B C D DD E F FF G GG H HH J
Europe AA A B C D E F              
France AA A B C D E F              
Italy   B B/none C D DD E F            
Women's Underwear
Standard Size
China S M L XL XXL XXXL
International XS S M L XL XXL
USA 2 4 6 8 10 12
UK 6 8 10 12 14 16
Europe 32 34 36 38 40 42
France 34 36 38 40 42 44
Italy 38 40 42 44 46 48
Women's Shoes
Standard Size
Length (cm) 22.8 23.1 23.5 24.1 24.5 25.1 25.7 26 26.7 27.3 27.9 28.6 29.2
China 35.5 36 37 38 39 40 41.5 42 43 44.5 46 47 48
USA 5 5.5 6 7 7.5 8.5 9.5 10 10.5 12 13 14 15.5
UK 2.5 3 3.5 4.5 5 6 7 7.5 8 9.5 10.5 11.5 13
Europe 35 35.5 36 37.5 38 39 41 42 43 44 45 46.5 48.5
Men's Clothing (Coats & Jacketst,T-Shirts,Suits)
Standard Size
China (cm) 165 / 88-90 170 / 96-98 175 / 108-110 180 / 118-122 185 / 126-130
International S M L XL XXL
Men's Clothing (Shirts)
Standard Size
China (cm) 36 - 37 38 - 39 40 - 42 43 - 44 45 - 47
International S M L XL XXL
Men's Clothing (Pants)
Size (cm) 42 44 46 48 50
Waist (cm) 68 - 72 cm 71 - 76 cm 75 - 80 cm 79 - 84 cm 83 - 88 cm
Outseam (cm) 99 cm 101.5 cm 104 cm 106.5 cm 109 cm
Men's Underwear
Standard Size
China(cm) 72-76 76-81 81-87 87-93 93-98
International S M L XL XXL
USA(inch) 28-30 30-32 32-34 34-38 38-42
Men's Shoes
Standard Size
Length(cm) 24.5 25.1 25.7 26 26.7 27 27.6 28.3 28.6 28.9
China 39.5 41 42 43 44 44.5 46 47 47.5 48
USA 6 7 8 8.5 9.5 10 11 12 12.5 13
UK 5.5 6.5 7.5 8 9 9.5 10.5 11.5 12 12.5
Europe 38 39 41 42 43.5 44 45 46 46.5 47
长度Length
Imperial英制 Meric公制
1 inch[in] 英寸 ---- 2.54 cm 厘米
1 foot[ft] 英尺 12 in 英寸 0.03048 m 米
1 yard[yd] 码 3 ft 英尺 0.9144 m 米
1 mile[mi] 英里 1760 yd 码 1.6093 km 千米
1 int nautical mile[inm] 海里 2025.4 yd 码 1.853 km 千米
面积Area
Imperial英制 Meric公制
1 sq inch[in2] 平方英寸 ---- 6.4516 cm2 平方厘米
1 sq foot[ft2] 平方英尺 144 in2 平方英寸 0.0929 m2 平方米
1 sq yard[yd2] 平方码 9 ft2 平方英尺 0.8361 m2 平方米
1 acre 英亩 4840 yd2 平方码 4046.9 m2 平方米
1 sql mile[mile2] 平方英里 640 acre 英亩 2.59 km2 平方千米
体积/容量Volume/Capacity
Imperial英制 Meric公制
1 fluid ounce 液量蛊司 1.048 UK fl oz 英制液量蛊司 29.574 ml 毫升
1 pint(16 fl oz 液量品脱)品脱 0.8327 UK pt 英制品脱 0.4731 l 升
1 gallon 加仑 0.8327 UK gal 英制加仑 3.7854 l 升
重量Weight
Imperial英制 Meric公制
1 ounce[oz]蛊司 437.5 grain 格令 28.35 g 克
1 pound[lb]磅 16 oz 蛊司 0.4536 kg 千克
1 stone 石 14 lb 磅 6.3503 kg 千克
1 hundredweight[cwt] 英担 112 lb 磅 50.802 kg 千克
1 long ton(UK) 长顿 20 cwt 英担 1.061 t 顿